在某權威網站的一項針對全球消費者關于轎車購買意向的調研里,有84%的非轎車車主表示,如果再次購車將會選擇轎車。在18-34歲年輕消費者中,傾向轎車的趨勢更加明顯;每10個年輕消費者中,就有8位以上考慮購買轎車。這些數據也都說明,SUV市場的前景堪憂,市場需求正在發生變化。那么,目前國內市場的情況如何?未來主攻SUV市場的自主品牌,又該何去何從?
當下SUV表現強勁,自主合資勢均力敵
如果對比近幾年來SUV月銷量排行榜和轎車月銷量排行榜就不難看出,當下中國市場的SUV銷量依舊強勁,但如果單單對比去年和今年的銷量,就會發現有一個明顯的下滑趨勢。除了本身車市寒冬的影響以外,其實也或多或少透露出SUV市場未來的頹勢。
不過。SUV領域是除新能源以外,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勢均力敵的一個細分市場,同時,由長城哈弗H6創下的多年來的銷量冠軍成績也一直沒被打破,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國人對于SUV這一類車身高、空間大的情結。
汽車發展逐漸成熟,轎車空間同樣出色
其實SUV火爆的前提,還源自于當年轎車在空間和通過性上的劣勢,但隨著現如今很多SUV的通過性逐漸降低,很多轎車的空間利用率和車身尺寸提升以及國人消費理念的成熟,未來,SUV的需求勢必會因為本身操控和高速行駛時的劣勢,而逐漸趨于平緩。
特別是現在很多家庭都不再是擁有一臺車的情況下,不少年輕消費者將會趨于選擇轎車或者更加個性的小車。如果實在有空間需求,那么MPV將會是更高性價比的選擇。當然,SUV也不會出現斷崖式的跌落,只是會逐漸趨于平緩,回歸相對穩定且理性的市場表現。
新能源或為突破點,國產轎車逐漸崛起
令人擔憂的是,自主品牌在轎車方面目前還稍有不足,甚至于像長城早已經砍掉了自身的轎車產品,專注于SUV領域。而像豐田、日產、大眾以及本田等熱門合資品牌,在各個價位都有對應的轎車產品且取得了不錯的銷量。
當然,自主品牌目前在轎車方面也并非一塌涂地,諸如比亞迪和吉利部分轎車的銷量就相當不錯,但整體依舊還是偏向入門,難以碾壓十萬以上的合資品牌轎車產品。好在,新能源有可能會成為國產轎車的一個突破點,包括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在內的興起,也許隨著自主品牌的發展,未來轎車市場誰能笑到最后,還很難給到定論。
小結:對于未來的市場變化,相信廠商通過調研應該也能感知到當下SUV的細微變化和大的趨勢走向。作為消費者,我們應該對自主品牌充滿信心,同時也應該正視目前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之間的差距。也只有這樣,自主品牌才能走得更遠,中國的汽車市場才能健康持續發展。